中國光谷·多模態人工智能大會暨多模態人工智能產業聯合體第三次全體會議成功召開
11月3日,中國光谷·多模態人工智能大會暨多模態人工智能產業聯合體第三次全體會議成功召開。會議以“共建人工智能產業新生態”為主題,旨在構建開放、協作、創新的平臺,推動多模態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多模態人工智能聯合體(下稱聯合體)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牽頭組建,依托“紫東太初”大模型共同探索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的新路徑,已實現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政務等多個行業的應用示范,展現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巨大潛力與應用價值,助推人工智能研發規則和產業應用模式變革。此次大會上,聯合體新增7家理事單位,24家新增會員單位獲得授牌。自2021年12月成立以來,聯合體已陸續吸納百余家機構和企業加入。
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杜海洋代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發表歡迎致辭。他提到,當前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躍升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搶抓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機遇的重要課題,希望多模態人工智能產業聯合體進一步圍繞“紫東太初”大模型整合,擴大通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推動多模態產業應用在光谷就地轉化。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徐波研究員作大會致辭。人工智能作為引領產業發展和社會變革的頭雁技術,一直是國際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競爭制高點。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復雜技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要充分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核心技術是買不來,討不來,要不來的”深刻內涵,要堅持發展全棧自主可控的大模型,打贏技術攻堅戰,解決核心器件、關鍵技術等緊迫問題。他希望多模態人工智能聯合體進一步提高協調能力,著力解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大戰略與共性技術難題,加強人才培育與學術交流,圍繞“紫東太初”多模態大模型,攜手共創,加快產業化落地,推動各行業優化升級高速發展。
隨后,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焦李成作題為《下一代人工智能賦能產業變革》的主題演講。從新一輪技術革新和產業革命、人工智能技術下一次突破點等方面探討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會上,“紫東太初”人工智能開放服務平臺及典型應用場景與“紫東太初——火石數智燧石醫療大模型”、“紫東太初——創而新教育行業模型ForClass AIGC”正式發布。目前,“紫東太初”大模型在圖像理解、推理和問答能力方面均獲創新突破,六大語言能力持續優化,大模型插件生態不斷完善。開放服務平臺瞄準當前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難題,正在孵化更多創新創意應用,將全力推動人工智能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實現人工智能大模型高效落地。
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正式落戶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將以“紫東太初”大模型為基礎,為武漢產業發展提供全棧國產化人工智能底座支撐,為促進數字經濟快速發展貢獻力量。
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杜海洋發表致辭
自動化所所長徐波發表致辭
焦李成院士作主題演講
發布環節
雙創示范基地揭牌